责编:陈凯欣
2025-04-22
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于4月24日正式发行,首期将重点推出20年和30年期债券品种。与此同时,多地正在积极推进专项债"自审自发"试点工作的落地实施。随着超长债和专项债供给规模持续扩大,其在促进内需、拉动消费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,为构建强大的国内市场循环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根据年度预算安排,今年将发行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,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。资金投向主要分为两大部分:8000亿元用于重点支持"两重"项目(即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生产力布局),5000亿元则主要用于扩大实施"两新"政策(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)。其中,今年特别安排3000亿元额度专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,较去年增加1500亿元。
与往年相比,今年特别国债的发行计划提前披露,资金到位速度也明显加快。这一举措旨在为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提供更多助力,对于稳定市场预期、增强经济回升动能具有重要意义。一季度数据显示,在"两新""两重"政策的推动下,相关消费品市场呈现两位数增长态势,表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。
在提振消费方面,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,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促进消费领域。特别是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,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是不够的,还需要财政政策主动发力,创造有效需求。超长期特别国债能够引导民间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,推动供给与需求形成良性互动。
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还将在"两重"建设中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。这不仅有助于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,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,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将增加安全资产供给,有效缓解低利率环境下"资产荒"问题。目前,我国国债作为高等级债券品种,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配置方向。截至4月15日,境外机构今年已增持中国债券超过2700亿元,这不仅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认可,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