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编:陈凯欣
2025-04-30
近期,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起草了《证券公司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,并面向行业公开征集意见。这一举措标志着对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规范和监管进一步升级。
根据相关规定,证券从业人员的投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。不仅直接或化名持有、买卖股票或其他股权性质证券的行为被明文禁止,利用内幕信息或未公开信息进行证券交易也被视为严重违规。此外,《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》要求各证券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,加强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监督。
新出台的《指引》在人员和行为管理方面均实现了全覆盖。在人员范围上,不仅包括直接从事业务的员工,还延伸至党务工作、辅助支持及综合管理人员等。在行为监管层面,则通过建立完整的申报、登记、审查监测、核查、处置、惩戒、报告和检查机制,确保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全方位管理。
为强化监管效果,《指引》要求证券公司采取具体措施落实监督责任。例如,券商需对从业人员的手机号码、办公电脑MAC地址及公司网络IP地址等关键信息进行持续监测,有效防范从业人员通过配偶或其他关联人账户违规炒股的行为。
中证协明确表示,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严肃追责。违规者不仅会面临行业自律惩戒,还可能被记入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库。情节严重的案例,则会被移交至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处理。
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,未来将逐步建立起从业人员不敢、不能、不想违法违规炒股的长效管理机制。这有助于引导从业人员增强法律意识,珍惜职业声誉,恪守职业道德,并规范自身投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