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即时性综合门户平台

国内即时性综合门户平台

精选专题 智库报告 峰会活动
/

今日网今日网

  • 首页
  • 快讯
  • 资讯
    • 要闻
    • 焦点
    • 资讯
    • 人物
  • 发现
    • 生活
    • 美妆
    • 运动
    • 艺术
    • 美酒
    • 音乐
    • 旅游
    • 食品
    • 公益
    • 教育
    • 亲子
    • 家居
    • 宠物
    • 娱乐
    • 酒店
    • 体育
    • 汽车
    • 时尚
    • 设计
    • 珠宝
    • 消费
    • 文化
  • 商业
    • 企业
    • 财经
    • 金融
    • 投资
    • 保险
    • 健康
    • 科技
    • 资本
  • 产业
    • 工业
    • 能源
    • 地产
    • 农业
    • 环保
    • 电商
    • 智能
  • 区域
    • 北京
    • 上海
    • 江苏
    • 浙江
    • 广东
    • 广西
    • 海南
    • 重庆
    • 四川
    • 安徽
    • 福建
    • 江西
    • 山西
    • 山东
    • 河南
    • 湖北
    • 湖南
    • 天津
    • 河北
    • 贵州
    • 云南
    • 陕西
    • 甘肃
    • 青海
    • 宁夏
    • 新疆
    • 内蒙古
    • 黑龙江
    • 辽宁
    • 吉林
    • 西藏
企业融资榜 城市创新榜 CVC活跃榜

如何追责财务造假中的"第三方"合谋者?

责编:陈凯欣

2025-05-15

今日网 阅读:
## 打击系统性财务造假:重构第三方责任追究机制 当前资本市场系统性财务造假愈演愈烈,已形成完整的造假产业链。从紫晶存储案到金顺科技案,大量第三方企业深度参与财务造假,扮演着关键角色。这种现象严重破坏市场秩序,损害投资者权益,亟需重构第三方责任追究机制。 ### 一、现行法律框架的局限性 现行《证券法》及相关法规对第三方参与财务造假的责任追究存在法律空白。虽然中介机构被纳入规制范围,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、空壳公司等第三方主体未被明确界定和追责。这种立法漏洞使大量第三方合谋者得以逃避法律责任。 司法实践中,证监会对第三方的处罚力度过轻。在已查处案件中,仅部分第三方因其他违法行为受到处罚,而其参与造假行为却未得到有效追究。这种执法偏差导致违法成本低于收益,纵容了造假产业链的扩张。 ### 二、第三方合谋的成因分析 利益驱动机制是第三方参与造假的根本动因。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,在商业合作伙伴的压力下被迫或主动参与造假活动。特别是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,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"配合"上市公司的要求。 行业生态失序助推了协同造假现象。上市公司面临的业绩压力层层传导至上下游企业,形成了以牺牲诚信为代价的畸形竞争环境。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,选择成为造假链条中的一环。 ### 三、重构责任追究机制的路径 完善法律法规是基础性工程。建议在《证券法》修订中新增条款,明确界定第三方主体范围,并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。对帮助造假的企业和个人,应采取罚款、市场禁入等严厉措施。 建立全链条追责体系至关重要。不仅追究上市公司直接责任人的责任,更要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。对提供虚假交易、资金流转支持的第三方,要一并纳入处罚范围,并建立民事赔偿机制。 加强监管协作是保障执行的关键。需要证监会与工商、税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形成联合惩戒合力。同时,推动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,将参与造假的企业和个人纳入失信惩戒体系。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约束机制同样重要。鼓励投资者保护机构提起集体诉讼,追究第三方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。充分发挥市场力量,培育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,构建市场化监督网络。 在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,重构第三方责任追究机制刻不容缓。只有建立严密的法律网、织密监管协作网、筑牢市场防火墙,才能有效遏制系统性财务造假,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秩序。这不仅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需要,更是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财务
以上内容转载于其它媒体,传播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仅作为学习参考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,我们会及处理,举报邮箱:Tousu_smget@sina.com

相关推荐

专注细分领域,开拓新市场空间
"直连人工客服"
揭示新兴职业背后的产业升级趋势
基金行业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开启改革新篇章
"新消费"概念受资本青睐
深圳电子通信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开拓新机遇
ST公司摘帽经营逐步改善
五家健康保险公司盈利与风险评级分化情况
新式茶饮行业开启上市潮 沪上阿姨股价强劲上涨
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一周年:携手同行
磷酸铁锂订单再签 企业达成50亿+销售额
多地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引发关注
地方国资投资应避免政策银行定位
分红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树立行业转型标杆
一汽富维中标自主豪华品牌项目 获近14亿元订单

最热文章

  • 1

    西康高铁全线隧道贯通

  • 2

    如何追责财务造假中的"第三方"合谋者?

  • 3

    唐源电气拟定增募资8.64亿元投入AI及机器人等四项目

  • 4

    可转债市场回暖 强赎现象增加

  • 5

    漂浮式风电商业化进程加快

  • 6

    年产5万吨己二腈项目启动

  • 7

    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首次公开发行主板上市结果

  • 8

    湖北当阳夏收开镰

  • 9

    贵州茅台回应市场关注 "十四五"技改项目稳步推进

  • 10

    苏州纳米产业从无到有跻身全球领先行列
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广告投放
  • 免责声明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网站地图

今日网是行业动态追踪与趋势解析的综合门户网站

本站不提供任何新闻相关内容及服务

渝ICP备2023006940号 公安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0602504947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TouSu_smget@sina.com 投稿:TouGao_smget@sina.com

Copyright © 2014-2025 今日网. All Rights Reserved